变害为利:新中国开国之初的水利建设与淮河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70周年专题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1962年2月,周恩来针对单纯蓄水的弊端,提出“蓄泄结合,排灌兼施,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的指示。河南省根据平原地区的情况,推出了新的水利方针:“以除涝治碱为中心,排、灌、滞兼施。”

周口地区遵照这一指示,废除平原水库,平废周商永运河,拆除阻水工程,恢复自然流势。同时,采取挖河排水、打井抗旱、除涝治碱等措施,扭转局势。

为打开排水出路,理顺水系,采取以工代赈形式,组织民工大挖骨干河道,按3年到5年一遇除涝标准共治理重建双狼沟、新运河、清水沟、新蔡河等33条沟河,河道排涝防洪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由于打井技术和工具的改进,井深达到20米~40米,效率高,于是掀起了建机井高潮。

到1965年底打机井249眼,一般井81万眼,井灌面积有了较大发展。

1966年至1978年,全区结合实际,坚持自力更生,大力开展以方田、条田、台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工程,同时提出加强管理,明确服务方向。

在井灌方面,改革打井工具,推广水冲钻,加速了打井速度,掀起了农田灌溉打井配套局潮,建设机电井9�7万眼,机电配套7�5万眼,机电灌站1194处,有效灌溉面积达732�4万亩。

在坚持旱涝两手抓,逐步达到遇旱有水、遇涝能排的要求。

在治理骨干沟河,打开排水出路的同时,为控制利用河道过境径流,防止地下水流失,兼以补充地下水源,全区在盐碱灾害威胁不大的骨干河道上,在不影响泄洪及排涝的前提下,扩建、改建、新建沙河周口、槐店、惠济河东孙营等大中型节制闸48座。

开挖配套调水渠,向缺水地区调水补源,取得了显著效果。积极采取措施、调整种植结构的方法,分类治理盐碱地达到67�64万亩。

大力治理淮河干流沱河

沱河是淮河的一条主要支流,源自河南省商丘县东北部的刘口集西,流经商丘、虞城、夏邑、诸县,横穿永城,至永城县苗桥乡闻桥村南注入安徽省,经安徽省雕溪、宿县、灵壁入沱湖,在河南省境内,河长125�7公里,流域面积2358平方公里。

沱河上下游名称各异,民国前后,商丘县段名爱民沟,流人虞城和人夏邑叫响河,永城段称巴沟河,安徽境内称唐河。1951年治理后,因下游改经沱河入沱湖,始称沱河。

历史上,封建官吏置人民生命安危于不顾,沱河长期得不到系统治理,致使“河槽日渐浅窄,每遇夏秋雨水略多,河不能容,水漫平地,即成水灾”。

1951年,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沱河儿女积极响应,誓将千年害河变利河,在解放初期经济基础薄弱、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沿河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开展了规模浩大持续多年的治沱、治淮斗争,仅1951年至1968年17年间,就连续组织治理了3次。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变害为利:新中国开国之初的水利建设与淮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