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1号专案组

1号专案组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陈玉福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赵红卫记得清清楚楚,在二十多天前八道岭矿矿井技术改造的论证会上,梁庭贤一口气说出了矿井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改进矿井设备装备,建成高产高效矿井;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实现矿井采煤机械化;改造生产薄弱环节,提高矿井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和落实安全设施,提高矿井抗灾能力。

梁庭贤话音刚落,与会人员就纷纷议论起来。

“还是先考虑吃饭问题吧,一口吃个胖子充其量也是虚胖。”

“这样大规模的技改,资金从哪里来?我们欠银行的贷款还未还清呢!还是量力而行吧,现有的每年30万吨生产能力能完成就了不得了,就破天荒了。要照梁矿长这种改造法,恐怕就不是每年三十万吨生产能力了,可能是上百万吨了吧?”

“上百万吨?”罗辑田说:“梁矿长的这一愿望如能实现的话,最起码是每年三百万吨生产能力。”

“什么?说梦话吧?八道岭矿历史最高纪录也就是一年完成了二十五万吨。三百万吨?哼!别闹笑话了吧。”

……

面对这么多的不信任以及反对意见,梁庭贤胸有成竹地说:“我们矿现有的条件已经为三百万吨年生产能力奠定了基础。在这次矿井技术改造中,对矿井的开拓计划及巷道布置仍采用年三十万吨改扩建时的方式,即增加采区走向长度,在每一个水平面只设一个采区。采区布置方式采用双翼布置,单翼开采。全矿井只设两个年产一百五十万吨综放工作面和一个准备工作面,保证矿井每年三百万吨的生产能力。这不仅实现了全矿井的集中生产,增强了掘进率,同时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矿井在生产过程中,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好的基础,所以,我们这次大规模的技改可节约一大笔资金!”

赵红卫在矿井管理上是一个行家,他见梁庭贤讲的很有道理,便第一个投了赞成票。

他说:“梁矿长,如果是这样的话,井下的基础设施还是可以综合利用的,这样一改,可以充分发挥特厚煤层采用放顶煤采煤法新工艺时的产量高、效率高等潜力。事实上,我们过去是抱着金碗要饭吃。如果按梁矿长提出的技改方案,我们可以在放顶煤厚度、放顶步距及三角煤回收方面积累不少经验,同时,矿井的采煤机械化就能充分体现出来!”

“说得好!”梁庭贤高兴地说,“赵书记,你是我这个方案的知音。我们生产办主任的人选一直没有确定下来,赵书记你就辛苦一下,暂时兼任生产办的这个主任,这副担子是我们矿最重的一副担子呀?”

“这没问题。梁矿长,我只是担心呀,这么大的投资,你到哪里去弄?”赵红卫忧心忡忡地说。

“这一点我负责,你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我管好生产,罗矿长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我搞好基础管理和销售。贷款的事、购买设备的事完全包在我身上……技术部门和其他部门要马上做好新设备安装调试前的所有工作。生产和销售工作要作为重点!……”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1号专案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