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董卓之子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日月清明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这些人难免有些局限性,稍微有点成绩就开始沾沾自喜,还没怎么样呢?就开始盘算着如何享受了,个个吃肉喝酒,锦衣华服,人五人六的。

当时别人怎么欺负自己,现在自己就怎么去欺负别人。

占有了一定的财富以后,就开始变得不思进取,没有了当时的冲劲了。再加上本身的战斗力,装备等都不足,领导者也一般都是农民,指挥经验不足,不能有效地发挥军队的战斗力。

有的甚至是模仿起义之前的大地主,继续欺压良善,作威作福。这也是这些起义军的悲哀。大多都是风光了几天,好一点的是被人利用别别的统治集团吸纳或者兼并,不好的直接就被扑灭了。

顿了一顿,杨奉又对郭太说道:“大哥,官军如此狡猾,贸然强攻恐怕是损失惨重,于军不利啊!况且我军没有大型的攻城器械,强行攻城,那是相当不易啊!”

这时胡才说道:“我军现在人数较多,粮草却是难以长久,不如分兵到各地多多的搜刮粮草,作为补充。”

郭太听完说道:“诸位兄弟,我军自西河起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今日安邑城高墙身,不如暂且分出一部分人马,攻取其他诸县,待成功以后,再回军安邑与牛辅决一死战。诸位兄弟以为此意如何?”

这白波黄巾军大多都是农民出身,哪懂什么兵法韬略,都觉得安邑城高墙深,难以攻取,而且都知道老大郭太的脑袋瓜子比较好使,郭太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就是了。

便又留主力围困安邑,然后再让李乐、韩暹、胡才等人分兵取其他诸县,后又听细作来报,董卓安排援军,支援牛辅,便猜测具体行军路线。

白波黄巾军虽曰白波,但主要因为其最初的主力一两万人隐藏发家在河东郡临汾县北侧汾水附近的白波谷,随着队伍的不断发展状态,其成员成分组成也越来越复杂。

其中就有相当一部分的后来人员是河内人或者是并州的上党郡人,甚至一部分是来自冀州的魏郡等地的流民。

郭太从这些新加入的河内郡人的口中得知,河内太守王匡与董卓的关系暧昧,基本上可以说是敌对关系。所以董卓军从孟津渡口渡河进入河内郡的轵县然后走箕关到达河东郡,这条路线虽然最好,也是最快,但是毫无疑问的会遇到河内太守王匡的阻挠,甚至有可能导致援军全军覆没。

郭太、杨奉等人推测,牛辅援军从风陵渡口登陆的可能性非常大,于是让李乐、韩暹、胡才等人暂缓攻打其他诸县,拦截狙击牛辅的援军。

其实要看这白波黄巾军得以迅猛发展的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并州刺史丁原。

首先,白波军发迹于西河郡的白波谷,而西河郡属于并州管辖。当年何进欲诸杀十常侍时,下令让当时的并州刺史丁原领兵进京帮助何进诛杀十常侍。而丁原在进京之时把并州军的大部分人马都带到京师洛阳,造成并州兵力空虚,给了白波军可乘之机。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三国之董卓之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