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席全文目录 香席免费章节阅读

发布时间:2023-10-12 编辑:小编

由于宋代的瓷器烧制技术达到巅峰,品香活动基本便不再用青铜香炉,而是采用造型简约、素雅的瓷香炉为主,不论是官、哥、定、汝等官窑,还是民窑,都有大量色彩淡雅、小巧别致的香炉,广泛应用于宫廷与民间。同时,与香有关的香囊、香球、香粉等等,都有专门的商铺在经营。辛弃疾在词中所说“宝马雕车香满路”,并非妄言,而是对那个时代市井生活的真实写照,因为富贵人家的马车轿子都在前后挂有香球熏香,整个社会也有熏香的爱好。这些都意味着香已经进入了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使宋代香文化达到了第二个巅峰时期。

文明高度发达的宋朝,却在军事相对弱小,尤其是自建国后便一直不得不面对辽、金、西夏、蒙的军事侵略和袭扰。在这不断的边患中,靖康之耻终结了北宋,南宋最终也不敌蒙古人的铁骑。从此,华夏文明进入了衰退期,香文化也随之受到影响。

不过,郑和下西洋与宣德炉问世这两件事,却使中国香文化发出了最后一抹璀璨的余晖。郑和率领的庞大舰队,从苏州的刘家港出发,一路经过占城、爪哇、暹罗、马六甲、苏门答腊、锡兰和印度,最远一次竟然经由阿拉伯南岸远航到东非沿海的摩加迪沙、布腊瓦、马林迪。每次的远航,都用中国的瓷器、茶叶和丝绸换得数量巨大的香料,如沉香、檀香、乳香、龙脑、龙涎香、安息香、苏合香等等,这些香料除了供应大明皇室的日常用度,也使香文化在明代的士大夫阶层得以延续。而宣德炉的问世,意味着中国金属香炉的最高水准,使得香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明代,东莞地区由于香料贸易繁荣,更以莞香种植闻名于全国,有专门的“香市”,成为沉香种植业和香料贸易的集散地。当时同属于东莞地区的香港,其地名便是因莞香而得名,意为“莞香之港”。

到了清代,由于沉香等名贵香料的日渐稀少,基本没有了隋唐时期一夜焚烧百车之奢靡浪费之举。除了东莞地区家家户户珍藏莞香,还保留着女孩子佩戴香囊的风俗之外,其他地区基本上很难见到沉香。

不过,清代的文学作品却不乏见香的踪影。如袁枚、纳兰性德、曹雪芹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写到了各种香和对香的喜欢。例如在《红楼梦》中,薛宝钗所服的冷香丸就是一种合香。

当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人以武力攻入中国,古老的帝国被震动,中华文明在步履蹒跚之中不得不走入近代社会,中国遇千年未遇之变局。国运如此,香文化遭受重创已在所难免,随后而来的近百年残酷战火最终将香文化彻底毁灭,形成了中华文明关于香文化的缺位,以至于今人对于香席几乎闻所未闻。

香文化和香席是中华文明重要的一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值得庆幸的是,今天爱好香文化的朋友越来越多,香文化也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有识之士和香学专家的努力下,今天的香学界正从传承了香席精髓的日本香道里,从浩若瀚海的古籍中,从世界各地的深山里,去寻找并恢复着中国香文化的传承,终于使得香席——这一体现中华文明精神的文化活动,得以在神州大地重见天日。

后续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我们,回复书名即可阅读!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香席全文目录 香席免费章节阅读
返回顶部